安徽男手首夺冠军 男女双线创佳绩
第五届全运会1983年在上海举行,共有8支男队和11支女队参加手球预赛,决赛阶段男女队各有6支参赛队伍。安徽、北京和解放军队获得男子手球前三名,上海、安徽和北京获得女子手球前三名。
安徽男手这次是首度夺得全运会金牌。他们也打破了解放军男手意欲连续第4次夺冠的梦想。
在上届全运会决赛阶段,安徽男手曾战胜最终的冠军解放军队,但输给了广西队(亚军)和北京队(季军),列第4名。本届全运会男手决赛阶段,最后一轮安徽男手对阵北京男手时的形势是,北京男手此前4战全胜,包括战胜了解放军队,这场只要取胜就是冠军。而安徽男手此前战绩是3胜1负,他们以1分之差输给了解放军男手,与北京队这场比赛若输球,安徽男手就是第三名;若要夺冠,必须赢球且多进球,在解放军、北京和安徽三队形成胜负连环套的情况下,争取净胜球胜出。最终安徽队不仅赢了北京男手,还依靠这场比赛的5个净胜球,最终夺冠。
全运会周期男手大赛前三名
全国甲级联赛
1980年1解放军、2北京、3安徽
1981年1北京、2解放军、3海军、4安徽
1982年1解放军、2天津、3海军、4安徽
全运会
1983年1安徽、2北京、3解放军
在这届全运会周期三项大赛中,解放军男手2次夺冠1次亚军,北京男手1次冠军1次亚军,天津男手1次亚军,安徽男手3次季军(两次第4名,因前面名次有两支部队队,因而按第3名计算)。
凭以上战绩看,安徽男手并非夺冠热门球队,甚至只能排在第4位,但最终他们逆袭夺冠。
宋安文(时为安徽男手队员):
这届比赛我们势在必得
那年冬训为备战全运会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我们首先仔细分析了几个主要对手的打法特点,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强化我们自身的打法特点以及我们个人的小技术。
主教练张汉志指导给我们安徽男手锻造了快攻的打法。用他的说法:快攻像风,要有配合;打阵地战,就找弱点。我们的快攻打法并非简单的“单线快攻”,我们是从守门员的抢发球开始,快攻是有战术配合的。在守转攻过程中,整个战术打法都围绕快攻来实施。
冬训之后我们就拉出去打比赛来检验效果,并且有意识地演练训练场景。
当时我们队人员老中青构成非常合理,而且已经到了该出成绩的时候,可以说是志在必得。
那届比赛我们赛前开准备会非常短,领导也不过来,他们理解我们,不给我们添压力。我们就是几个骨干一起开个小会,大家强调打好快攻,有耐心,保证射门成功率高。
张汉志指导临场指挥有个特点:他从不在场边喊,想调整战术,换个人上去,大家就心领神会了。就这样我们备战时是热火朝天,临战时则平静如水。过程其实很艰辛,但我们准备得非常充分,所以顺理成章地拿下了冠军。
附
安徽男子手球代表队名单:
领队:张学长
教练员:张汉志、沈国华
运动员:谢继勇、李刚、韦和平、查全玉、宋安文、孙文涛、付名双、郑黎明、吴锐、朱民富、马标、张林、李贵宝、龙波
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预赛和决赛各队名次
男子组预赛合肥赛区
1北京、2广西、3天津、4上海
女子组预赛合肥赛区
1上海、2安徽、3北京、4黑龙江、5甘肃
男子组预赛南昌赛区
1解放军、2山西、3安徽、4江西
女子组预赛南昌赛区
1山西、2广西、3天津、4广东、5江西、6辽宁
男子组决赛阶段(上海)
1安徽、2北京、3解放军、4广西、5天津、6山西
女子组决赛阶段(上海)
1上海、2安徽、3北京、4广西、5山西、6天津
注:预赛男队8支,女队11支,决赛男女队各6支。
安徽男手历届全运会战绩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预赛赛区第1名 决赛阶段第6名
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预赛赛区第3名 决赛阶段第5名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预赛赛区第2名 决赛阶段第4名
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预赛赛区第3名 决赛阶段第1名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预赛赛区第3名 决赛阶段第4名
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决赛阶段第2名
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预赛第6名 决赛阶段第6名
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预赛第6名 决赛阶段第6名
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预赛第7名 决赛阶段第6名
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预赛第7名 决赛阶段第8名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预赛第9名 决赛阶段第9名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预赛第7名 决赛阶段第8名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预赛第3名 决赛阶段第5名
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
稿件采写、图片提供特别鸣谢沈萍指导、安徽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青少年体育部杜江涛部长。资料摘自《中国手球运动年鉴(1957-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