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运会(1987年·广东广州)
双双夺冠 北京男女手创新纪录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北京男女手双双夺冠,开启了一个行政区男女队全运会上双线同摘桂冠的先河。
(北京男手87年)
全运会周期男手大赛前三名
全国锦标赛
1984年1海军、2八一、3北京、4天津
1985年1北京部队、2海军、3北京、4天津
1986年1北京、2广西、3天津
全国手球联赛
1985年1北京部队、2天津、3安徽
1987年1太原钢铁厂、2海军、3北京青年
全国甲级联赛
1986年1北京部队、2安徽、3北京
全运会
1987年1北京、2广西、3天津
在这个全运会周期,大赛摘走4个冠军3个亚军的解放军男手无疑是最大热门,北京队1个冠军3个季军,山西队一个冠军,天津队1亚军3季军(有2个第4名,因前3名有两支部队队,按第3名算),安徽队1亚军1季军,广西队一个亚军。这6支队伍实力相差不大,但是相对实力最强的解放军队仅获第5名,是令人跌了眼镜的。而北京男手则是力压诸强最终夺冠。
夏抑(时任北京男手主教练):
打造凝聚力是要务
一、这届全运会周期北京男手为夺冠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准备:
(一)人员的配备与整合
1、组队的原则:保老;突中;出新。
充分利用老队员的技术、经验和稳定性,中间队员的拼劲、冲劲构成队伍的基本实力。年轻队员的体能、速度、冲击力起到奇兵的作用。
2、抓好队伍的传、帮、带。
3、补短板、挖潜力、促融合。
(二)、制定严谨周密的四年周期规划
1、每年度的目标任务、措施手段;
2、每季度的目标任务、措施手段;
3、每月度的目标任务、措施手段;
4、每周的训练计划、目标任务、措施手段及具体方案;
5、每天训练方案的制定及落实情况。
(三)根据每年度计划、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调整充实下一年的训练计划、目标任务。
(四)始终灌输给每名队员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形成凝聚力。
(五)进一步强化队伍的风格特点:既有北方队伍的大刀阔斧,又有南方队伍的细腻,节奏鲜明,攻守兼备。
(六)全年的训练始终强化在激烈对抗条件下的整体攻守技术、局部攻守技术、个人攻守技术及攻守转换技术。
(七)体能的强化、储备,基本技术的强化,要在全年的训练中贯彻始终。
二、对主要对手解放军队和安徽队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一)不断强化和磨练全队必胜的决心和信念,遇到困难和挫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韧劲。
(二)指导思想明确、技战术方案清晰,让每一名队员心中有数、有底,全队上下思想统一,高度一致。
(三)坚决贯彻以守促攻,以攻带守,强化攻守转换的速度与节奏,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
(四)牢牢把控攻守的成功率、射门的命中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失误。掌握好比赛的节奏是关键。
(五)根据两个对手的特点和人员配备情况,分别制定和强化针对性的训练、详细的作战计划方案,并针对临场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变化,始终让对手不适应。
(六)四年周期中,每一次遇到与两队的比赛,都要力争取得技术及心理上的优势,尽可能避免或少暴露本队的弱点,特别是大的弱点。
三、备战这届全运会最大的困难
(一)老队员年龄偏大、中间的队员厚度不够、年轻队员年龄又偏小,因此,队伍组合起来面临的困难很多。
(二)老队员、主力队员的伤病困扰,给训练计划的落实、训练的强度、配合的熟练程度带来不小的难度。
四、这届全运会印象最深的比赛
印象最深的还是和解放军队的比赛。该队由全军几支队伍中最优秀的队员组成。人员整齐、实力雄厚,是多年的冠军队,论实力和成绩我队在该队之下。由于我队在方方面对该队做了充足的准备,也憋着一口气和对手拼,士气高昂。结果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上半场结束我队就取得了较大的优势,下半场乘胜追击,让对手始终没有翻过身来,以较大的比分优势(27比20)最终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这场比赛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强与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强变弱、弱变强。
此外集体项目一定要体现出整体性,个人能力再强,单干形成不了整体优势,很难取胜。队伍的凝聚力是取胜的法宝,在任何困难条件下能否精诚团结,这也是衡量一支队伍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五、北京男手夺冠的要素
(一)始终把队伍的凝聚力做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
(二)不断创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处事公平、以理服人,以诚相待。
(三)把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与心理调整能力做为训练比赛的重点,不断强化。
(四)狠抓全队整体、局部与个人在激烈对抗条件下的攻守技术、攻守配合技术及攻守转换技术。
(五)抓好体能训练是完成比赛任务的重要保证。
(六)攻守的成功率、攻守的速度与节奏的把握,始终要牢牢掌控。
撰文:夏抑
附:
北京男子手球代表队名单
领队:姚艺
教练员:夏抑、李宝荣
队医:张树横
运动员:闪烁、赵志伟、刘丁、李太平、吕山、薛满仓、蔡建国、王雄、王淼、黎子英、徐鹏、孙俭、王树深、安福田、王心东
稿件采写特别鸣谢王琳炜指导、安福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