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裁判队伍专业素养
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手球赛事对裁判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此次培训围绕最新手球规则解读、临场判罚尺度统一、裁判员如何管理比赛等核心内容展开,结合实战案例分析与模拟执裁演练,帮助裁判员适应高强度比赛节奏。国际手联讲师采用理论授课及场地实操等多种方式,着重提升了裁判员的判罚准确性和一致性,并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与抗压能力。
分阶段培训,确保学习实效
培训分为资格赛前(7月3日至5日)和(7月12日至14日)两个阶段。首阶段侧重规则更新与基础执裁标准,第二阶段则结合资格赛实战进行复盘与提升,形成“学练结合”的模式。参训裁判员表示:“国际讲师细致入微的指导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争议判罚处理的信心,特别是在新规则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比赛管理能力上,我们都有了显著提升。
以赛促训,服务全运备战
本次培训活动与在7月8日至13日于北京房山燕山体育馆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手球项目资格赛形成了紧密衔接的闭环式培训体系。在为期一周的培训过程中,裁判员们首先系统学习了最新的手球竞赛规则、裁判法理论知识和国际手联最新执裁标准,随后立即投入到资格赛的实战执裁工作中。这种“理论+实践”的培训模式,不仅让裁判员能够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比赛场景,更能通过现场执裁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持续优化和提升执裁水平与临场判断能力。
裁判团队作为赛事公平公正的核心保障力量,其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比赛的顺利进行和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此次培训既是全运会手球项目筹备工作的重要环节,更是推动我国手球裁判队伍向国际化标准看齐、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举措,将为提升中国手球裁判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